了A区,杨潞飞选料的任务就基本完成了,要等的就是三天之后的拍卖。
看看时间还早,他和谭海东出了交易中心,来到了外面的玉石集市。
公盘举办期间,在缅甸国家珠宝玉石交易中心外面的街道上,到处都是摆摊卖毛料的小贩们,而且还有不少人在选购,除了一部分游外,更多的是行内人。
“走吧,海东,咱们去切几块试试手气!”
对于这些不知来路的毛料,杨潞飞本来是没有多大兴趣的,不过看到街角的水锯后,就打算带谭海东体验一下异国他乡赌石的乐趣。
这回,杨潞飞没有作弊,而是随意走到了一个摊位前蹲了下来。
摊主是一个穿着缅甸传统服饰的中年人,皮肤黝黑,看到两人过来后,也没说话。
摊位上有大大小小六十来块石头,都是全赌料子,场口也很杂,皮壳颜色不一,有水石,也有山石,有的还是弄来凑数的石头……
杨潞飞虽然不作弊了,但是要论对翡翠知识的掌握和理解,已经远非普通的相玉师能比,缺少的只是实操而已。
现在是白天,又是在露天的大街上,毛料更加好辨认,先上手掂重量,观察皮壳上的表现,再打灯看种水和裂纹等等……
一套简单的毛料选择技巧运用之后,杨潞飞就从摊位上就近挑出了三块满意的,放在了一边。
而谭海东也有样学样,挑挑拣拣了好久,才挑出一块来,杨潞飞一看就乐了,因为他选的是这个摊位上最大的那块,足足有四五十斤。
“老板,这三块一起多少钱?”
杨潞飞用缅语问道。
“三十万!”
摊主虽然没说话,但一直在看着他们挑毛料。
“缅币?”
杨潞飞反问了一句,忽然有觉得有点好笑,自己对毛料的市场价格并不了解啊!
这三块毛料假如要三十万华夏币、甚至是欧元美元的话,那不是宰了?
“是的,欧元和美元也行!”
好在摊主肯定了是缅币,有顺带提出其它能行的货币。
缅甸曾经是鹰国的殖民地,独立后又长期遭遇外界的制裁,所以外汇奇缺,以至于美元等货币在黑市上的汇率远远高于正常的汇率。
现在,三十万缅币折合成美元也不过一百块而已,杨潞飞没有还价,摊主算是赚大了。
在缅北,华夏币非常好用,但在仰光,却不如美元好使,所以杨潞飞准备了几万美元的现金。
“那一块多少钱?”
付完款后,杨潞飞又指了指谭海东挑中的毛料。
“一百五十万!”
摊主报了一个看似的高价,其实也不过五百美元,折合华夏币也不到五千。
那块毛料杨潞飞已经“看过”了,里面有一块豆种翡翠,虽然属于低端翡翠,但是胜在个头大,裂不多而且还有绿花,是市场上非常受欢迎的那种。而且价格也不高,算是非常便宜了,国内肯定是买不到的。
不过,价还是要讲的。
“六十万!”
“不行,最少一百四十万!”
杨潞飞一还价,摊主就降了十万。
“七十万!”
“一百三十万!”
……
最后,这块毛料以一百二十万成交,杨潞飞付了四百美元拿下。
“走吧,海东,咱们切石头去!”
杨潞飞招呼谭海东背起毛料,朝街角的解石机走去。
“唉,又切垮了!”
刚刚走到解石机前面,就听到有人唉声叹气。
杨潞飞关注到发声的是一个三十不到的年轻人,而且还是华人,穿着沙滩裤体恤衫大拖鞋,鼻梁上架着蛤蟆镜。
“我说多少遍了,你就是不听,活该!”
斥责年轻人的是一个女孩,接近1.7米的身高,特别打眼,尤其长相还出众,杨潞飞觉得用明眸丽齿、国色天香来形容也不过分。
或许,还能用更多的词汇来形容对方的美貌,但是杨潞飞的国语一直就学的不好,也就记得这么一两个。
“姐,我可是你的亲弟弟,犯不着如此打击我啊,好伤心哦!”
陆沉是香江无双珠宝的少东家,这次和姐姐陆丹一起跟着父亲过来长长见识的。
珠宝是陆家的主业之一,因为陆家老爷子一直要求的低调,以及主攻海外华人市场,并未进入内地等原因,很多人都不知道无双这个珠宝品牌。
“你好,请问你们还用解石机吗?”
虽然对方切垮了,但该问的还是要问,这是行内的规矩,自然是要遵循的,而且听口音是香江人,杨潞飞用粤语问姐弟俩。
“我们不用了,请便!”
陆丹戴着大号墨镜的脸上虽然透出生人勿近的表情,但语气还是挺温柔莞尔的。
“姐,我们再切一刀,就一刀!”
一边的陆沉依旧
第50章 公盘(四)(2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